温度控制器又称湿度调节器,有毛发式湿度仪、干湿球湿度仪、电子湿度控制器等集中类型。过去主要应用毛发式湿度仪,目前电子湿度控制器的应用日益普及。
电子湿度控制器的原理,其技术指标主要有以下几项:
湿度调节范围:(50%~90%)RH;
控制误差:<5%RH;
使用温度范围:-5~60%℃;
继电器触点容量;3A或5A、220V或380V。
选择电子湿度控制器时,应注意所用的湿敏元件应与仪表的要求相一致。目前常用的湿敏元件有以下几类。
(1) 硅湿敏电阻 硅湿敏电阻用加人少量碱金属氧化物的硅粉烧结而成。其在冷库中使用时的技术特性有:使用温度范围为一10~55℃;测量范围为 (30%~90%)RH;
湿度温度系数为 3×10-3%RH/℃;风速为零时全量程降湿平衡时间小于 10min;精度为 2.5%RH;元件年变化率小于 2% RH/°C,寿命不小于5 年。硅湿敏电阻的抗水、抗污性能好,阻值变化大,元件一致性好.
(2)氣化锂湿敏电阻 氯化锂湿敏电阳是在一绝缘芯上平行缠绕两根铂丝,外涂以聚乙烯醇为粘接剂的氯化锂而制成的。相对湿度越高,氯化锂盐吸收的水蒸气越多,电阻值也越小。其测量范围为(50%~90%)RH,测量误差通常为 5%RH;平衡时间约为 5min,使用寿命约 3年;湿度温度系数为-4×10-3% RH/°C。氯化锂湿敏电阻的配套湿度控制器较常见,但其寿命短、互换性差.
(3) 湿敏电容 湿敏电容以高分子聚合膜为感湿材料,其电容值随相对湿度的变化呈
线性变化。它的使用温度范圃为-20~60℃,最低可达-40℃以下;测量范围为(0~100%)RH,响应时间约为 15s;精度为(±2%~±4%)RH,湿澔小于3%RH,湿度温度系数约为 5×10-4%RH/℃。湿敏电容的稳定性好、响应时间短、寿命长、使用温度与测量范国宽;但元件表面易污染、不可用手触摸、不宜在结箱条件下长期使用。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湿敏元件应尽可能选用硅湿敏电阻或湿敏电容。
相对湿度控制可与温度控制合用一个控制器,即温湿度控制器,来控制温度和相对湿度。
液位与液量控制
液位控制与液量控制是冷库控制的重要内容,也是冷库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液位控
包括制冷剂液位控制和油位控制,液量控制包括冷却水量控制和制冷剂水量控制。
1. 水流继电器
水温控制与保护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防止冷却水温度过高,另一方面是防止制冷
剂温度过低。造成冷却水温度过高的原因是冷却水泵故障或水管路堵塞,造成冷却水断流或冷却量不足;水冷却塔故障,造成冷却水无法降温等。冷却水温度过高的危害是冷凝温度和压力上升,尤其是冷却水断流,会造成冷凝压力急刷上升。造成制冷剂温度过低的原因是制冷剂水泵故障或水管路堵塞,造成制冷剂水断沆或制冷剂水量不足,冷负荷过小造成温度过低等。制冷剂水温度过低的危害是制冷剂水冻结,将蒸发器胀裂,尤其是制冷剂水断流,会在很短时间内冻坏蒸发器。
由以上分析可知,断流和流量不足是冷却水温度过高和制冷剂水温度过低的主要原因
世是破坏性最大的因素,所以水温与水沆量保护是密切相关的,防止冷却水温廋过商和制冷为水温度过低政主要的措施是断流和流量不足保护,所用的器件是水流继电器。
2.液位计
液位计又称液面指示计,在制冷工艺中,用以指示容器中的制冷剂或润滑油的液面位
置。一般冷凝器、集油器、储液桶等设备上均配有液位计。液位计应安装在明显和不易鼓盛撞的地方,交装前须将两端阀门用煤油清洗干净,内部滚球要灵活,盘根填料处不能漏气,两阀门应安装在同一中心线上,最后安装高压玻璃管,外装保护罩。
3.千簧管式液位控制器
千簧管式液位控制器,它由大功率干式舌簧管(以下简称干簧管)作为主要控制元件,干簧管装手导管内;浮球套手导管外,球内装有环形恒磁磁钢;导管上部设有密封接线盒,内设接线端子,导管底部用螺纹底套密封。千簧管式液位控制器的导管垂直安装于有液体
的开口容器内,其浮球随水位变化而上下升降,当水位降至被控制的低水位(或升至被控制的高水位)时,千簧管受到磁场的作用,克服簧片复原力矩,簧片动作(常开接点闭合,常闭接点断开),发出低水位或高水位信号,并且作用于水位自动控制装置或水位报警装置。